回火工艺对不同类型的钢材有何影响?
2025-08-21 来自: 长沙上热热处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4
回火工艺对不同类型钢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变化上,以下是湖南热处理厂家工作人员做的具体介绍:
1、对碳钢的影响
低碳钢:随回火温度升高,钢的硬度逐渐降低。200℃回火时,强度和塑性降低,因为渗碳体在板条之间或沿位错线析出。300-400℃回火,硬度和强度继续逐渐降低,400-700℃回火,硬度、强度显著降低,塑性逐渐升高,这是由于发生碳化物聚集、长大和球化以及铁素体的回复、再结晶。
高碳钢:一般采用不完全淬火,淬火组织为马氏体片、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300℃回火时,硬度降低,塑性有所上升,这是因为碳化物继续析出和随后的聚集长大、球化以及相的回复再结晶。与低碳钢相比,高碳钢回火时析出碳化物的数量较多,经相同温度回火后,钢的硬度仍然比低碳钢高。
2、对合金钢的影响
中碳合金钢:以40CrNiMo钢为例,采用两相区淬火后,在570-630℃回火,随回火温度升高,α铁素体再结晶程度加大,颗粒状渗碳体沿α铁素体晶界处加速析出并聚集长大,硬度略有降低。两相区淬火再回火试验钢的低温冲击韧性高于完全淬火再回火的试验钢。
高碳合金钢:当钢中存在浓度足够高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时,如高速钢,在450-650℃范围内回火,能形成特殊碳化物,使钢的硬度重新升高,出现二次硬化现象。这是因为特殊碳化物的形成需要合金元素的扩散和再分配,且其长大速度很低,高度弥散的特殊碳化物对基体产生强化作用。
3、对不锈钢的影响:以G95Cr18马氏体不锈钢为例,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残留奥氏体含量呈逐渐减少趋势。硬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现象,二次硬化温度为400℃。冲击吸收能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回火温度为300℃时,冲击吸收能量达到z大值。当回火温度≤300℃时,增加回火次数对G95Cr18钢微观组织及强韧性影响不大;当回火温度达500℃时,增加回火次数会降低其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