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后带温回火的冷却方式有哪些?
2025-04-24 来自: 长沙上热热处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0
回火是指在钢件经过淬火等热处理工艺后,对其进行再加热,然后慢慢冷却至室温的工艺。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淬火后钢件的组织和性能,一般用于减少淬火的硬度和脆性,提高韧性和可加工性。长沙高频感应淬火厂家工作人员介绍淬火后带温回火的冷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空冷
方式:将回火后的工件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特点:冷却速度较慢,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的应力产生,操作简便,不需要额外的冷却设备。适用于对冷却速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尺寸较小的工件,以及一些对回火脆性不敏感的材料。
油冷
方式:把回火后的工件迅速浸入油中进行冷却。
特点:冷却速度比空冷快,能有效防止某些合金钢在回火冷却过程中出现回火脆性。但油冷后工件表面会附着油液,需要进行清洗处理。常用于对韧性和强度要求较高、且对回火脆性敏感的合金钢工件。
水冷
方式:将回火后的工件放入水中快速冷却。
特点:冷却速度快,能显著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强度,但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可能导致工件变形甚至开裂。一般适用于低碳钢或对硬度要求j高、形状简单且不易变形的工件。为减少应力,有时会采用温水冷却或在水中添加适量的缓冷剂。
分级冷却
方式:工件先在温度高于Ms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的介质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取出空冷或油冷。
特点:可以减小工件内外温差,降低冷却应力,有效控制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大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件。
等温冷却
方式:将回火后的工件迅速放入温度在贝氏体转变区的盐浴或油浴中,保持一段时间,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然后取出空冷。
特点:能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同时可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但该方法对设备和工艺控制要求较高,常用于一些对性能要求苛刻的精 密零件。
回火后的冷却方式应根据不同的钢种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冷却方式会对钢件的性能和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长沙上热热处理有限公司是上海热处理厂有限公司(SHT)的全资子公司,专营热处理对外加工协作服务。咨询热线:158-7314-6116